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7klshuwu.com

第228节(1 / 3)

加入书签

一群农夫正在田地里烧秸秆。

烧秸秆这事儿,在现代已经是被禁止的事项,但在这个时代,它还是农民们给土壤增加肥力,消灭病虫害的主要手段。

一边看着秸秆燃烧,农夫们一边聊着天:“老杨,你们家今年收了多少粮啊?”

老杨摇头:“两亩地,四石粮。”

“哇,收得不少呢,怎么你还摇头?”

老杨叹气:“人家高家村,一亩地就能收四石,我两亩才收四石有什么好得意的?”

“那不是吹的吧?”

“吹个屁!”老杨道:“村子里的小杨铁匠,你们都认识吧?他有一手铁匠技术,就去高家村打工赚大钱去了,前几天小杨回村来探亲,亲口说了,高家村一亩收四石。”

“哇!”

这一下杨庄的农民们无法淡定了:“他们用了什么办法?”

老杨:“听说是用了天尊赐下的仙肥,那仙肥比咱们的粪肥厉害得多,叫什么……科学配比来着,反正我也不太懂,就只记了这么一个词儿。”

一个农夫道:“那我们也去高家村买仙肥啊。”

老杨:“光有了仙肥没用,还得会使用,咱们都是种了一辈子田的,还不明白肥料不能乱用的道理么?你要是搞不清仙肥怎么用,往地里乱用,一旦烧了根,颗粒无收。”

这话有理!

老农夫都知道,肥料不施还没啥,顶多就是少收点粮。但若是施错了,那整片田地里的庄稼都会死掉,导致颗料无收。

一个农夫又道:“那咱们去高家村学呗。”

老杨:“就怕人家不肯教。”

众人叹了口气,也是,谁肯把这种压箱底的好活儿教给别人呢?

“赶紧的烧完秸秆,趁着冬天还没来,咱们还能再种些杂菜。”

农民们应了一声,正打算各自努力点干活。

就在这时候,一辆公交太阳车,从杨庄外的水泥路上驶了过来,车上跳下来十来个人,大多数都是农夫,虽然他们穿着干净的棉布衣服,但看他们的肤色和看向田地的眼神,就能知道他们是如假包换的农夫。

这群农夫里还夹杂着一个三十几岁的书生,看起来秀秀气气,文文弱弱的模样,被那群农夫围绕着,看起来像是领头的。

杨庄的农民们有点好奇:这来个什么奇怪的组合啊?怎么一个书生领着一群农夫来这儿?

那群不速之客从公交太阳车上拖下来几个大袋子,袋子上写着字,但杨庄的农民们都不识字,也看不懂袋子里装的是什么。

那群农夫巡视了一圈周围的环境,很快就发现了聚在一起的下庄农民们,便扛着袋子,一路小跑了过来。

那书生也跟着在跑,跑了没几步,突然双手扶膝,呼呼喘了起来:“慢……慢点……我……跟不上了……”

农夫们停下来等他喘了一会儿,又跑,短短几个田坎的路,这伙人跑了好一会儿,终于到了杨庄农夫的面前。

那书生:“呼嗤……呼嗤……你……你们是杨庄的农夫吧?我……呼……我们是高……高家村……过来的,我叫……赵胜……大家都叫我赵先生……”

老杨顿时吓了一跳:“赵先生先别说话了,坐会,坐会……你们是高家村来的呀?不知你们来杨庄有什么事呀?”

新技术的推广

赵胜好一会儿才喘匀称了气息,道:“我身后这群汉子,是咱们高家村的农夫,他们运用仙肥种田,已经有两三年的经验了,将仙肥的使用方法摸得炉火纯青。”

他这一句话一出口,杨庄的农民们就惊了一惊,刚刚他们还在讨论仙肥的事情呢,没想到高家村的牛笔人物就来了。

这一下,他们就明白那几个袋子上写的字是什么了,肯定是“仙肥”两个字啊,那是好大几袋仙肥。

杨庄农夫们看向那几个袋子的眼神,一下子就热烈起来。

老杨似乎明白了点什么,鼓起勇气:“我明白了,你们来杨庄,是来兜售仙肥的是吧?可是,我们就算得到了仙肥,也不敢乱用,除非,有人能教我们怎么用它。”

赵胜微笑:“这可真巧了,我就是来教你们怎么用这些仙肥的。”

此话一出,杨庄农夫们大喜过望,好几个人差点欢呼出声来。

老杨表情严肃地道:“学费不会便宜吧?我们付得起么?”

这一问,杨庄农民们又欢呼不出来了,他们都是贫穷的农民而已,而且刚刚经历了三年大旱,家里早就没钱了,哪里付得起学费?

“学费?”赵胜笑了:“你们也太小看我赵胜了,有时间你们可以去清涧县打听打听,我赵先生帮乡亲们做事,什么时候收过钱?哈哈哈!”

说完,他又指着那几袋仙肥道:“连这几袋仙肥也是不要钱的,白送给你们试用,若是觉得好用,来年春播时,再考虑购买的事吧。高家村很快就会派人过来,在合阳县城里建一个‘化肥供应社’,到时候你们可以在合阳县里买到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