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7klshuwu.com

第96节(1 / 3)

加入书签

高太监并没有犹豫,把这副对联的上下联念了一遍,等念完“依依北望”四个字之后,皇帝陛下脸上的笑意,就已经完全消失不见了。

这位皇帝陛下从躺椅上站了起来,默默的走到自己的御桌前,拿起毛笔,在桌案上把这副联子给写了出来。

写完之后,小皇帝扔下毛笔,看着这两句残句,默默发呆,一句话也没有说出来。

高太监也察觉到了皇帝的不对劲,不过他并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在一旁等候。

过了许久之后,皇帝陛下才回过神来,他收起了自己亲手写的联子,无精打采的坐在了椅子上,开口道:“高明,赏一赏这个联子的作者,就……就按上次赏那个江都学生的规格来。”

高明微微低头,开口道:“回陛下,这联子也是那江都学生所写。”

皇帝陛下愣住,他沉默了一会儿,低眉道:“这个江都学生,叫什么来着?”

“姓沈,沈毅。”

“沈毅……”

皇帝陛下喃喃重复了一遍,深呼吸了一口气:“朕记住了。”

高明低头:“陛下,还要赏么?”

“既然赏过一次,那就不要赏了。”

皇又看了看对联子,忍不住感慨。

“这个沈毅,是个人才啊。”

他看了一眼高明,开口道:“注意一下这个人,即便此人科路不顺,将来也可以把他留在朕身边做一个词臣。”

皇帝看向北边,低眉道:“有朝一日,到了朕得偿所愿的时候,就由此人来给朕起草北伐檄文……”

寄人篱下

陈长明传出去的两句残诗,虽然轰动了建康城,也让沈毅再一次声名大噪,甚至建康城里已经有人在传沈毅是哪个哪个南渡大家族的后人,惦念先人,因此写出了这样动人心魄的诗句。

不过这件事虽然闹得挺大,但是对沈毅的生活,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毕竟他出门的时间不是很多,建康城里也没有几个人认识他,在这个连皇帝都能白龙鱼服,微服出访的时代里,一个小有名气的沈毅在建康城里,不会有任何浪花。

现在的沈某人,正在找礼部郎中于正以及前科状元曹谦写过的东西。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尤其是官员,都喜欢写东西,搞一些文学创作。

毕竟他们是因为文学创作才当上的官员,当了官之后自然不会放下吃饭的玩意儿,有事没事就会写点诗词或者作文出来,彰显一下自己读书人的身份。

因此找到这两个人的“作品”并不是很难,尤其是新科状元的文选,就更容易了。

状元三年才有一个,中了状元之后,京城里的这些书商自然而然就会去搜集你的作品,整编成文集,或者印出来或者抄出来,放在书铺里售卖。

新科状元的作品,一般都是畅销书,甚至有些商家会为了状元制作出一套雕版出来,专门印书。

沈毅这段时间在建康城里“考察”的时候,也曾经考察过建康的印书行业,经过调查之后才发现,建康甚至周边州府的书铺,大多被林家印坊垄断,等闲很难插进去手,沈毅便在这个行业上再动心思。

正因为建康城里的印书行业相对成熟,此时沈毅已经拿到了许多两位乡试主考官备选人的文集,平日里闲着没事,他就拿着这两个人的书,在晋王府后花园小湖中心的亭子下面翻看。

不管是于正,还是新科状元曹谦,都是进士出身,曹谦更是一甲进士及第,两个人做学问的水平,肯定是要胜过沈毅的,因此沈某人虽然把这两个人的书当成考试资料在看,看书的过程中,也跟着大受裨益。

此时正是春天,暖风吹拂在亭子下面的沈毅身上,时不时带起几片衣角,很是惬意。

沈毅偶尔看书看累了,就收起书卷,低头看一看池子里的豢养的锦鲤,有时候兴致来了,他还会去厨房要几个馒头,坐在亭子底下喂鱼。

这天沈毅正在凉亭下面翻看曹状元的杂文小册子,正看得出神,一个十七八岁的华服少年,两只手揣在袖子里,笑呵呵的走到了凉亭底下,坐在了沈毅对面。

沈毅抬头看了这人一眼,连忙把手上的书放在石桌上,起身对着这个年轻人拱手行礼:“二公子。”

晋王爷有两儿两女,大儿子自然就是世子李穆,而小儿子就是眼前这个看起来有些嬉皮笑脸的年轻人。

李康,晋王府的二公子。

相比较很是正经的世子李穆来说,这位二公子就要显得有些轻浮了,他是庶出,生下来就没有继承王位的资格与权力,因此行为就比较放纵,十五六岁就在秦淮河两岸厮混,是建康城里出了名的纨绔子弟。

“不敢当,不敢当。”

李康伸手把沈毅扶了起来,然后笑呵呵的拉着沈毅坐下,他打量了几眼沈毅,微笑道:“说来惭愧,沈公子在我家住了这么些天了,我还是第一次私下里与沈公子见面,怠慢之处,沈公子莫要见怪。”

这种客套话,都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