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7klshuwu.com

第352节(1 / 3)

加入书签

比如秦琼也堪称文武双全,但实际上他向来是以李世民最贴近的骑兵统领的身份出现的,少有独当一面的机会。

事实上,就因为有李世民这个牛人在,他麾下英杰大部分都没有独当一面的机会,如今的陕东道大行台也只是群策群力。

而张士贵是天策府属官中,少有的曾经独当一面的人物……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说,文武双全第一人的评价也不能算错。

张士贵有一种感觉,似乎李善对自己认知很深。

前方传来呼声,张士贵勒住缰绳放缓马速,转头四顾,看见了破败的房屋,高低不平的丘陵……走的近了才发现,那不是丘陵,而是高高低低的石块、土堆。

李善选了一处稍高的山坡下马,笑着问:“此地如何?”

“怕是选了好久了?”李道宗笑了笑,转头看向东南方向,再看看西南方向,迟疑问:“多少路程?”

“往马邑、雁门关,快马疾驰,均是两个多时辰。”负责选址的苏定方口齿清晰的解说:“此地原为顾集镇,加上周围村落,约莫两千余百姓,后毁于刘武周之手,又遭突厥洗劫,渐渐衰落,民众逃亡,以至于废弃。”

李道宗细细看着周围,“附近水源?”

“有河,而且不止一条,其中一条小溪从顾集镇原址中穿过。”苏定方解释道:“择此地,一为便于修缮成寨,二在于距离马邑、雁门关都不远不近,若是骑兵出击相援,来犯之敌必首尾不能相顾。”

马邑、顾集镇、雁门关,三个点构成了一个三角形的架构……三角形是最稳固的构图,不过李善刚开始谋划的时候,并没有考虑这一切。

最早还是李高迁去年率兵出塞,结果孤身逃亡导致大败一事给了李善很多启发,他发现,马邑距离雁门关的距离有点尴尬。

从雁门关到马邑,快马奔驰大约是四五个时辰,差不多就是天亮出发,黄昏时分才能赶到,这个路程……再好的军马也是强弩之末了。

如果是大军出塞,那就要稳住阵脚,缓缓西行……别说当天了,七八天能摸到马邑边上都算快的了,但突厥骑兵旋即而来,铺天盖地,遮挡战场。

李高迁败北的原因有很多,弃军而逃当然是主因,但也有一些客观的原因,比如虽然说马邑和雁门关成犄角之势,但若是敌军猛攻马邑,雁门关这边因为距离的原因,很难做出迅捷的反应。

从那时候起,李善就有了在朔州择地建寨的念头,而且一直在为此做各种各样的准备……可惜还没开始,各种变故蜂拥而至,硬生生的将他推到现在这个位置,并且很快就要滚蛋。

三个月前那个大年夜,李道宗突然来访,与李善相谈甚欢,他许诺今岁突厥来犯,必猛攻马邑,他愿意领军出塞,步步为营,逼退突厥。

而李善才将这个计划拿出来……李道宗非常感兴趣,并且在择地、工匠各个方面都帮了不少忙。

那边苏定方还在给李道宗讲解附近的地形,而李善在和张士贵说着在重建顾集镇的诸番好处……张士贵基本上已经知道李善到底想让自己干什么了。

于顾集镇重建寨堡……这是个让普通人听听就要颤抖的任务,因为顾集镇再往北就是云州了,换句话说,顾集镇将取代代州、雁门关、马邑,成为直面突厥的最前线。

即使性情稳重的张士贵,也忍不住腹诽……难怪这些天李善要如此赞誉,这是怕自己不肯接手啊!

马邑那边至少还有高大的城墙,而顾集镇这边……现在还是一片废墟呢,张士贵眼角余光扫了扫,心里有些疑惑,如果说李善是纸上谈兵也就罢了,但任城王李道宗、苏定方虽然年纪不大,但也都是军中宿将,不会看不出来。

李善还在那喋喋不休,三方驻守,互成犄角,不至于孤守无援,而且顾集镇相对来说更靠近云州,突厥不可能绕过顾集镇、马邑去攻打雁门关,但如果想啃下马邑、顾集镇这两颗钉子,难度相当的大。

马邑、雁门关都是重镇,粮草充足,驻有重兵,如果筹建顾集镇,李善也不会只往里面丢些歪瓜裂枣……这不是已经把张士贵带来了嘛,如此一来,中间有顾集镇串联,使手尾能够相顾,防御体系就能很立体了。

最后李善总结道:“颉利可汗不管是想攻下何处,侧面甚至背后都会有如芒在背之感,绝不敢全力相攻。”

张士贵摇摇头,“雁门关为河东门户,不会随意出兵,顾集镇、马邑……若是骑兵被突厥诱出……”

“不至于此。”李善轻声道:“武安兄未至北地,尚不知晓,突厥骑兵虽然号称勇武,实则以骑射、聚散见长,论战场冲阵,远不及披甲精骑。”

张士贵低低呢喃了声,他也听懂了李善婉转的解释,毕竟相互之间只有两个多时辰的马程,距离太近了,若是突厥攻打马邑,顾集镇这边遣派骑兵出击,消息会很快传出去,能极大的延缓甚至毁灭突厥对马邑的攻势。

最关键的是,如果筹划的好,即使突厥骑兵以此为饵诱唐骑出击,以唐骑的冲击力,只要不恋战,突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