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7klshuwu.com

第173节(2 / 3)

加入书签

出去,没多时从库房抱了厚厚的一叠账目到值房,程子安让他放着,一本本翻了过去。

膳房各种菜蔬肉食粮食,都是由京城的铺子送进来。能得到这份买卖的京城铺子,自然非同小可。

程子安也不去查背后铺子的东家,叫来姜侍郎,随便拿了本账册递给他,道:“这是膳房上半年的总账目,姜侍郎你再仔细看看。”

姜侍郎心里没底,程子安面色寻常,他也看不出究竟,直觉不妙,拿着账本核对着数目,见数额无误,不禁悄然舒了口气,道:“账目无误,程知府可是发现了差错?”

程子安没回答姜侍郎的话,问道:“姜侍郎的饭量如何?”

姜侍郎愣了下,答道:“下官饭量一般,一般吃一碗米面,再加些菜蔬即可。”

程子安道:“一碗米面,需要多少米或者面粉做出来?”

这就难道姜侍郎了,他出自与官绅之家,自小没进过灶房,哪知道一碗米面需要多少白米白面。

程子安也没为难他,道:“膳房送来的碗,一碗白米饭,只需要不到半碗米就能蒸满满一碗米饭,换成斤两,就是一斤米饭,约莫需要不到二两的百米。你看,膳房送上来的账目,不算肉菜,平均下来,每个官员每顿饭吃了一斤半米。这米面的价钱,京城铺子上好的白米面价钱,姜侍郎可有去了解过?”

姜侍郎的确不清楚米面的价钱,在府里夫人掌管中馈,吃穿用度都由她张罗,他只偶尔会过问一句。

膳房递上来的账目,他看都不看就核实,因为膳房采买背后的贵人,他得罪不起。

姜侍郎有苦说不出,暗自心惊起来,难道程子安要查膳房采买这块的猫腻?

程子安以前看到嘉庆乾隆皇帝吃鸡蛋的故事,一个鸡蛋能折合银子十余两。现在他亲眼目睹了,膳房的米面粮油肉食价钱,每样都不输于他们的“鸡蛋”。

市面上,白米面的价钱在七八百文一斤上下浮动,膳房报上来的采买价钱,则是一两五钱到二两。

粮油米面这些价钱还不算离谱,毕竟是惯常所见,他们还会收敛一二。

如鱼虾,羊等,他们安一个名目,一头二十斤左右的中等羊,能报到七八十两银子,折合下来,每斤羊肉要三多银子。

京城上好的黄羊,一斤羊肉在一两银子左右。

程子安看到这个账目,恍然以为官员们吃的是成仙的羊了。

程子安拿了另外一本账目给姜侍郎,道:“膳房的请款,停止发放。”

姜侍郎大骇,道:“程尚书,使不得啊,要是膳房没有钱采买,百官没了饭吃,岂不是会大闹?”

程子安笑道:“百官不缺这一两顿饭吃,户部没钱。年后就是开春了,青黄不接的时节,百姓家中没了米面粮食,又要耕种,先要以赈济为主。”

姜侍郎想再劝,话到嘴边眼珠子一转,恭敬应是告退。

程子安拿着账本,慢悠悠去了政事堂。

王相看到程子安前来,目光从他手上的册子上扫过,眼皮没来由一跳,招呼他坐,道:“你来算了,我就不多问了,你来肯定没好事。”

程子安将账本递给了王相,笑道:“王相怎么能如此看我,我来是找王相看稀奇。”

王相可不是不食肉糜的相爷,他随便翻看了账本,就发现了账本的不对劲,神色很是复杂,嘴张了张,想说些什么,最后只能重重一声叹息。

程子安抬起手腕打量,道:“我吃这么贵的饭食,流的血,应当是黄橙橙的金子才对,我这手臂,这脸,怎地还没变色呢?”

王相无语望着他,皱眉道:“行行行,你少言废话,就老实说,你来找我究竟所为何事?”

程子安笑眯眯道:“账目,王相已经过目了。我既然接手了户部,如此离谱的价钱,肯定不能同意。我估摸着吧,膳房没粮食,百官没了饭吃要闹,政事堂可不能躲啊,得是必须出面,大过年的,闹大了可不那么好看。”

就说他来准没好事!

王相腹诽了句,烦躁地道:“你何苦要赶在这个时候查账,明朝就封衙了”

脑中闪过二皇子先前在政事堂之事,程子安以前在京城做官时,天天亲自跑去膳房用饭。

王相话语蓦地一顿,上下将程子安打量了一遍,语重心长地道:“一碗鸽子汤罢了,这个时候,你就别节外生枝,何苦来哉?”

程子安神色严肃起来,道:“一天省下的膳食银子,可以够一个万人县的全部百姓吃饱饭,王相可还以为,我在节外生枝?”

王相顿时无话可说,懊恼地道:“罢了罢了,我说不过你,就依照你的办。你去吧,我去找明相他们。”

户部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笔糊涂账糊弄了过去,政事堂也免不了失察之责,程子安当然不会让他们置身之外。

王相说得对,过年一切以安乐祥和为主,百官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闹起来,家丑不可外扬,毕竟还有南召使节楚王在。

程子安将百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