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7klshuwu.com

第241节(2 / 3)

加入书签

成为秦人。

李牧和王翦同意了。

朱襄的意见并非空中楼阁般的善意,按照他的意见,能更好地激发俘虏的工作积极性。

朱襄勉强为战俘留下了一条狭窄的刀尖之路,通向一个不算光明但勉强能活下去的未来。

这就够了。

这就够了。

朱襄不断告诉自己,这就够了。然后,他不再关注吴郡在杭嘉湖平原垦荒的事,南下去了东瓯。

这次东瓯王带兵去和蛮越们打仗——蛮越见东瓯从秦军这里换取了许多好东西,心痒无比,又在掠夺东瓯。

至于蛮越北部被秦军掠夺,这有什么关系?中原人叫他们蛮扬蛮越,难道他们就是一个部落一个国家了吗?

拜托,他们是很多独立的不同。其他部落的遭遇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没遇到灭顶之灾前,他们的凝聚力比北边胡人都差远了。

东瓯王虽然没有亲自迎接朱襄,但东瓯留守的王室子弟,有一个算一个,全来了。

朱襄还从中间见到了一个衣冠打扮特别像中原人的孩童。

那孩童估计和政儿差不多大,表现得非常沉稳。

东瓯王那个每次见到朱襄就眼睛放光的重臣,见朱襄注意到那个孩童,立刻带着孩童上前拜见。

孩童名叫欧阳摇,是刚继位没多久的年轻东瓯王欧阳安朱最喜欢的孩子。虽然还没有立太子,但东瓯王将身边为数不多的熟悉中原文化的重臣都派给了欧阳摇作为老师,显然已经属意欧阳摇成为太子。

东瓯王让欧阳摇学习中原文化,扮作中原孩童打扮,也彰显了这个在朱襄面前看上去唯唯诺诺的年轻东瓯王,那一颗不安分的心。

东瓯迟早会回到越国祖地,重建祖上辉煌,洗刷身上蛮夷的身份。

在与朱襄交谈后,东瓯王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心。

朱襄并不知道这位欧阳摇就是被秦始皇征服后改名为驺摇,秦末农民起义时高举反秦大旗,被西汉封为东海王的越地历史名人。

东瓯国重新走进封建化,改变断发文身的习俗,从吃鱼蛤蛇蛙的原始生活大步跨入封建时代,欧阳摇居首功,在后世温州等地一带民间地位很高,庙宇祭祀延续到现代。

但朱襄知道这个小孩一定会成为历史名人。因为他看着这个小孩,想起了在吴郡埋头苦干的胖外甥,条件反射摸出一块糖递给小孩。

小孩在老师鼓励的眼神下接过白纸包裹的糖球放入嘴里,然后眼睛一亮,给了朱襄半颗心的好感度,出现在了朱襄的好感度列表中。

朱襄哭笑不得。

为了大批量收割好感度,他是不是该去寻一寻幼年期的历史名人,程序化地分发糖果?

“好好学习,将来你必有出息。”朱襄向欧阳摇赠送了一卷自己注视过的儒经,真心祝福道。

虽然欧阳摇肯定还会败在秦军手中,这次说不定他还没有当东瓯王就成了秦人。但人才就是人才,他成了大秦人,将来也一定能做出一番事业。

他已经出现在了朱襄的好感度列表中,哪怕随着年岁渐长忘记了朱襄给他的这颗糖的滋味,忘记了朱襄。

但是朱襄会记住他。

他未来会有机会施展才华。

小孩拿着朱襄注释的儒经时,表情还有些傻乎乎的,不知道自己获得了怎样的好东西。

他的老师开心得眼泪都流了出来,让小孩赶紧向朱襄磕头感谢,谢朱襄传道解惑之恩。

小孩虽然懵懂,但也按照老师说的话给朱襄磕了个头。哪怕他现在是东瓯王子。

朱襄待他磕了头后,才让他起身。

如果他不让小孩磕头,自己这份礼就太重了。

短暂的插曲过去,朱襄便全心全意投入到种田上。

他重新规划田地,挖水渠,为盐碱化较为严重的地进行冲水稀释盐碱。

秦国关东有许多地都有盐碱化问题,所以在应对盐碱地时有丰富的经验。待还不知道在哪的郑国修建了郑国渠之后,郑国渠最大的作用之一就是通过漫灌后排水的方式,降低盐碱地的盐碱度,提高田地的肥力。

这里水资源丰富,只要有足够的灌溉设施,就能轻松做到这件事。

修建水渠的时候,朱襄遇到了一点点麻烦。

贵族们虽然愿意用奴隶来挖水渠,但他们太斤斤计较,这段在我的领地上,那段又在他的领地上,一百米的水渠要分成两三次来修,各自出力不同,否则他们就认为亏了。

朱襄最后与他们商量,直接让他们拿出金银布匹等钱财,雇佣秦军为他们挖水渠。

秦军在没有战争的时候虽然有粮饷,粮饷的数量显然不多。有不伤性命的赚取外快的机会,勤劳的大秦人都很珍惜。

挖水渠而已,秦国搞基建想来是秦军、刑徒和庶民一同去,他们打仗的时候也会用水攻,他们熟悉极了。

东瓯的贵族付钱的时候都是按照本国的“物价”,所以例如东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