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7klshuwu.com

第134节(2 / 3)

加入书签

边,也送去了几百个“文士”,王龁给廉颇的信件里说明,这些就是他们秦军挑出来的“背信弃义”之人了。

廉颇看着这些一看就让人头疼的所谓士人,心里恼火,明白他这是被那几个毛头小子给耍了,这哪里是什么韩贵,秦军那边,是将他们自己看不上的谋士给他又送回来了!

廉颇问被送回来的人,他们是因为什么被送回来的?

这些人开始七嘴八舌的数落起秦军的荒唐和□□来,听的廉颇脑瓜子疼,只好将他们收下,全部打发去喂马了。

荒唐?

□□?

秦军要是荒唐和□□的军队,秦国早就被六国赶回函谷关了,还会有今日秦赵之战吗?

这帮子只知道耍嘴皮子的人,编瞎话也不找个让人听了信服的话编,编这些瞎话,他们是将他廉颇当做没长脑子的武夫吗?!

廉颇站在高高的山峰上,看丹水对岸的秦军组织百姓撤离。

廉颇听探子来报,说秦人已经给那些离人重新编纂了户籍,以后,他们就是正经的秦人百姓了。

廉颇见那些百姓无不是背着拎着牵着的沿着丹水往南走,心下奇怪:“这些人渡水的时候,有带这么多家当吗?”

裨将们也奇怪呢:“那些人走的时候,除了身上穿的,几乎什么都没带走。”赵军本就粮草短缺,都要去敌军阵营了,他们不可能让那些人带走多余的东西的。

廉颇:“那他们手里的东西,都是哪里来的?”

裨将:“难不成是秦军给的?”

廉颇默然无语,裨将脸色都白了,额头隐隐开始冒汗,秦军如此富庶,这战,要怎么打?

廉颇下令:“都打起精神来,安抚住下面的军卒,不要让他

们心生怨言。”

裨将:“唯。”

王龁还不知道他们给对岸的赵军造成了多大的影响,他也正在发愁,军中的谷粮不多了。

原本大军进入上党时所带的谷粮就不多,后来跟赵军对峙住了,他们更是节省着吃,等汤榆送来了十万只兔子,他们混着豆子、之前存在来的野菜、草的根茎一起煮兔子肉吃,居然也能对付了近一个月,要知道,三十万大军节省下来近一个月的口粮,那就意味着,他们秦军,还可以在上党多驻扎一个月,将对面的赵军活活耗死。

但是,光这样耗着是不行的,粮食总有吃完的一天,早晚要开战的,可是,对面领军的是防守的混不透风的老将廉颇,王龁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斥候不知道派出去了多少,光围着赵军新修筑的长城都绕了好几圈了,就是没找到进攻的破绽,由不得王龁不着急。

汤榆也在担忧,但他担忧的是另一件事:“今年天气实在反常,如今就要进正月了,却一场雪都没下过,恐怕明年,将会是一个旱年。”

旱年就意味着粮食减产,供应大军的粮草就会减少,不知道咸阳和栎阳那边会作何打算?

王龁不懂农事,但他也知道,只有按照节令耕种,田地里的出产才会丰足,若是天气有变,那结果,肯定不会太好。

两人对视一眼,都纷纷叹了口气,发愁起来。

过了一会,王龁才安慰汤榆道:“情况未必能多么坏,这才半个来月,你就能让这些百姓富足的离开战场,等回到南阳,你说如何,他们还不得乖乖听你的?民顺则政令通达,百姓们都听你的话老实耕种,就是有减产,也不会少太多的。”

这可真是外行人安慰内行人的话,不过,汤榆还是很领情,他笑道:“他们带走的,不过是用他们自己的劳作换取的些许皮毛罢了,还有就是母畜下的小崽,原本就是大军多出来无用的,索性让他们带走,要好让他们看到做秦人的好处,只希望他们到了南阳能安分些,不要闹事才好。”

王龁笑道:“闹事也不怕,南阳还驻扎着近十万大军呢,有闹事的就都杀了,翻不出什么花样来。”

汤榆:“但愿如此。”

王龁担心战事拖延与大军

不利,汤榆担心天气无常田间减产,他们所担心的,正是秦鱼所担心的。

十二月的时候,各地郡县就将今年雨雪情况上报到了咸阳。

因为长平之战开始,秦鱼为了能在第一时间获得第一手消息,他自从新年之后,就没再回栎阳,而是就住在咸阳自己的宅邸里,每天都按时上朝,下朝之后去跟秦王一起处理政务,有的时候还住宿在咸阳宫中。

秦王的年纪大了,已经很少宠信嫔妃了,秦鱼跟秦王住在咸阳宫中,周围伺候的也都是侍人和郎官,倒是没有后宫之忧。

秦鱼翻看着各地报上来的天气记录变化,眉头就没有舒展过。

现在已经进入秦王四十七年了,历史上,白起就是在这一年出战,围困赵军四十万,然后将他们坑杀的。

坑杀赵军之后,白起趁赵国国内空虚,兵分两路,一路去攻打晋阳,一路去攻打邯郸,就在这个时候,秦王给他下了撤军令,同意赵国割让土地求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