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7klshuwu.com

第11节(2 / 3)

加入书签

纵然看不到景璘的正脸,我也知道他脸上那皮笑肉不笑的样子有多难看。

不过他显然知道轻重,上前一步,将景珑扶起。

“朕记得上次见卿,还是随先帝东巡之时。”他将景珑扶起,道,“先帝曾夸你少年有为,将来必是宗室肱骨。今日看来,乃名符其实,朕躬甚慰。”

景珑神色欣喜而恭敬,道:“臣身为宗室,为社稷驱驰,乃万死不辞!”

二人并不陌生,在宫学的时候,景璘和景珑相处得很不错。

不过今日景珑能站在这里,说起来,还是跟景璘和太上皇之间的争斗有关。

与太上皇相较,景璘最落下风的就是兵权。天下之兵,名义上虽然都是景璘的,但无论是边境戍卫还是两京戍卫,担任将官之职的几乎都是太上皇的人。那么,景璘能动脑子的,便是各地的军府。

两年来,景璘不断撬动军府的人事任免,将自己人塞进去,最大的成就,就在江南道。

鄂州匪患一直有,经过两年前的动乱,变得更加猖獗。两年来,朝廷致力于恢复元气,不曾用兵。去年,一个叫蒯闻的匪首在鄂州装神弄鬼招揽信众,自号天王,在鄂州煽动民乱,烧毁了鄂州府。

此事,震惊了朝廷,景璘在朝会时发了一通天子之怒。因得这事足够恶劣,故而景璘斥责原鄂州刺史剿匪不力并将其罢免之时,朝中阻力并不算大。

关键之处,在于继任者的人选。

景璘任命的新刺史,正是琅琊王景珑。

景珑虽年轻,却因得将琅琊国治理得井井有条而广受赞誉。他曾经为先帝所器重,所以颇得景璘麾下一干旧臣的认可;而在当年太上皇起兵之时,景珑曾将库中一半钱粮捐出,并亲自率领三千琅琊子弟助太上皇平息叛乱,在太上皇这边也很有面子。

所以将他推出来之后,两边的人都没有什么异议。

不过也正因为他年轻,没有人期望他真能够有什么大作为,只要能将贼兵杀退,夺回鄂州,把朝廷的脸面捡一点回来就是大功一件。

很是出乎意料,景珑到任之后,竟是雷厉风行。他先是整顿了鄂州军府,而后,凭借景璘赐下的旌节统筹周边诸州粮草和人马,进攻鄂州。两个月之后,景珑不但夺回了鄂州,还将那个自称天王的蒯闻捉拿,装在大车里游街,枭首示众。

这让朝廷上下振奋不已,景璘也顺理成章地提拔景珑,将他调入京中,任命为左金吾卫大将军。

由于景珑的功劳出色,此举可谓水到渠成,朝中也无人反对。

多年不见,再度重逢,景珑已然从当年那胖胖矮矮的少年长成了身形挺拔的俊朗青年。

尤其是那双眼睛,明亮有神,笑起来很是好看。

太后在一旁,和气地对景珑道:“我昨日还念起了你,想着圣旨也下了不少日子了,怎总不见你来京赴任?”

景珑道:“臣母亲自开春之后便一直抱恙,小病不断。臣未敢远行,只得在国中服侍母亲,待她好转方才到京赴任。幸好赶路及时,不曾误了太后寿辰。”

太后微微颔首,慈祥地对赵王道:“琅琊王忠良纯孝,实为世人表率。”

赵王答道:“太后所言甚是。”

太后又露出感慨之色,道:“想当年,先帝还在时,常说宗室子弟之中唯琅琊王最为出色。若先帝还在,见得琅琊王今日之功,也不知如何高兴。”

说着,她微微低头,用袖子点了点眼角。

赵王忙道:“先帝在天之灵必是欣慰。”

众人一番话,都围绕着景珑转。

太上皇虽地位最尊,此时却似乎是个局外人,无从插话。

我朝他那边微微抬眼,蓦地,发现他的目光正正扫来,似乎看着我。

旁白的灯台似乎进了飞虫,烛火微微爆了一下。

我收回目光,继续一脸恭良。

众人寒暄一番,气氛和乐起来,倒果然有了几分家宴的样子。太后和景璘将太上皇迎到上首,与宾客各自入席。

太后落座之时,我上前将她搀扶,引她坐下。

赵王看到我,微笑道:“想来,这位便是宫中玉清观的玄真娘子。”

众人目光随即纷纷投来,我随即念了声“无量寿福”,向赵王一礼:“贫道玄真,拜见赵王。”

说来,因得赵王常年在封邑养病,我家与赵王来往不多。上次见到赵王的时候,我已经不记得是何年何月了。

赵王颔首,向太后道:“听闻宫中玉清观自有了玄真娘子,道法灵验,真乃宫中之福。”

这话倒不算言过其实。自从当年北戎将先帝放回,不少人都觉得那真是我出家的功劳,应了耿清所访的高人谶言。越是世事无常,人们越是爱听这样玄乎的故事。

我知道,作为怪力乱神类传说的主角之一,我在民间算得名声大噪,比我那丞相女儿的身份唬人多了。

赵王这等人精,自然知道我的身份,也知道我和太后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