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7klshuwu.com

创新要允许适度的浪费(1 / 2)

加入书签

创新要允许适度的浪费

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思考。这些思考来自腾讯14年来的经验和教训,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在腾讯内部的产品开发和运营过程中,有一个词一直被反复提及,那就是“灰度”。我很尊敬的企业家前辈任正非也曾经从这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思考,并且写过《管理的灰度》。

他所提倡的灰度,主要是内部管理上的妥协和宽容。但是我想,在互联网时代,产品创新和企业管理的灰度更意味着时刻保持灵活性,时刻贴近千变万化的用户需求,并随趋势潮流而变。

那么,怎样找到最恰当的灰度,而不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跑越远?既能保持企业的正常有效运转,又让创新有一个灵活的环境;既让创新不被扼杀,又不会走进创新的死胡同。这就需要我们在快速变化中找到最合适的平衡点。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交融、瞬息万变的大生态,企业作为互联网生态里面的物种,需要像自然界的生物一样,各个方面都具有与生态系统汇接、和谐、共生的特性。从生态的角度观察思考,我把14年来腾讯的内在转变和经验得失总结为创造生物型组织的“灰度法则”,这个法则具体包括7个维度,分别是:需求度、速度、灵活度、冗余度、开放协作度、创新度、进化度。

容忍失败,允许适度浪费,鼓励内部竞争、内部试错,不尝试失败就没有成功。

仅仅做到这一点还不够。实际上,在产品研发过程中,我们还会有一个困惑:自己做的这个产品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我的经验是,在面对创新的问题上,要允许适度的浪费。怎么理解?就是在资源许可的前提下,即使有一两个团队同时研发一款产品也是可以接受的,只要你认为这个项目是你在战略上必须做的。

很多人都看到了微信的成功,但大家不知道,其实在腾讯内部,先后有几个团队都在同时研发基于手机的通讯软件,每个团队的设计理念和实现方式都不一样,最后微信受到更多用户的青睐。你能说这是资源的浪费吗?我认为不是,没有竞争就意味着创新的死亡。

即使最后有的团队在竞争中失败,但它依然是激发成功者灵感的源泉,可以把它理解为“内部试错”。并非所有的系统冗余都是浪费,不尝试失败就没有成功,不创造各种可能性就难以获得现实性。

——《马化腾致信合作伙伴:灰色法则的七个维度》

马化腾也在思考腾讯是否会被颠覆。马化腾说,要颠覆的一定不是现在大家所看到的同一个产业,这个产业重兵把守,很难完全从同一个路径上挑战,甚至也没有必要。但我们会从大家不注意的地方,另一角度解决用户需求,利用科技创新,利用终端变化,也可能有硬件结合,或跟传统某一个领域结合。

“大家可能老是在环视周围的人,他们不是你真正的竞争对手,也不是你应该特别担心的,我们更多应该往前看,抛开竞争的话题,想想未来的产业趋势是什么,把一个创业公司的压力先放下,不要有包袱。不能像柯达先发明的数码相机,应该鼓励自我革命,甚至是内部竞争。如果有一个新应用将来能够替代qq,马化腾希望这个新应用出自腾讯,而不是百度或者360。”

在微信之前,先后有几个团队基于不同的设计理念和实现方式在研发手机通信软件。这是腾讯研发团队常见的情况。在马化腾看来,要创新就得允许适度的浪费。

某些领域在早期探索阶段,存在不同路径和演进方向,需要同时有两三个团队推进。公司机制上允许这样的“浪费”,因为通过这样的内部试错,能增加成功的可能性。当研发进行到一定阶段,路径更为清晰后,团队之间也会进行调整和合并。

2013年1月,腾讯发布声明,升级移动互联网战略,旗下移动互联网事业群将聚焦于移动互联网基础平台,承担起移动互联网的底层安全责任,以便更好地拥抱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探索和孵化更多新业务。

对于这次声明,主要是看腾讯在移动互联网业务方面做得怎么样,未来会怎么样,这次调整对公司的价值是提升还是削弱。

媒体人普遍认为,腾讯的这次调整是明智的,对公司整体是有帮助的,有助于整个公司更好地拥抱移动互联网。

腾讯的无线部门成立于七八年前,当时距离移动互联网还有点远,让每个pc端的部门单独去做移动互联网,不一定有积极性,而且人才也不够,集中到一个部门,在移动互联网做整体规划、做探路先锋,是更优的选择。

在这个背景下,腾讯的无线部门做了手机qq、手机游戏、qq音乐安卓版、腾讯移动新闻、手机浏览器、手机管家、街景地图等产品。

但近两年,移动互联网与pc互联网的关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过去,移动互联网只被看作是pc互联网的延伸,而现在,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让大家认识到它其实是对pc互联网的颠覆,其重要性陡然增加。

此时,再让无线部门做所有的移动端产品,就不是最优选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