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9章 动武之前(1 / 3)
这一天的参观中,费策贤看的东西着实不少,从火车铁路到兵工厂,再到属于海汉顶级机密的蒸汽机制造厂房,可以说他一天下来所看到的东西就已经胜过了大明情报机构数年运作的成果。但可惜的是费策贤的参观完全是走马观花,热闹是看了不少,但能看明白的却没几处。而且海汉安排的参观行程显然非常具有针对性,没有任何一个生产项目能让费策贤从头看到尾,全是掐头去尾的中间环节。费策贤虽然也努力将白克思的介绍都记在了心里,但他也明白,仅凭这些介绍和自己的见闻,是不可能在大明境内复制出海汉的兵工作坊或是制造蒸汽机的工厂。
所以在回程路上,费策贤考虑的问题已经不是要如何整理信息,让大明得以仿制出海汉那些高级装备,而是在想这奏折究竟要如何撰写,才能让朝廷不会因此而责备他办事不力。
回迎宾馆之前,费策贤还是很负责地去了一趟使馆工地,跟海汉派来的几名工头聊了一会儿天,大致了解了一下今天的工程进展。虽然他自己没在工地上盯着,但还是安排了使团的下属过来监工。这么做倒不是不放心海汉施工队的工程质量,而是要向海汉人表明重视的态度,同时保持良好的沟通,不然大家都敷衍着对付过去,等使馆建完才发现有什么问题,到时候两边的负责人可都脱不了干系。
按照目前的工程进度,只要近期不出现恶劣天气,使馆的主体建筑基本可以在未来的四十天之内完工,再用二三十天完成基础的装修,配置家具和其他日用设施,最早在明年二月就能投入使用了。
如果是初到三亚那几天,费策贤或许会热切地期盼着这一天早日到来,因为只有使馆建成之后,各项外交工作才能真正展开。现在住的迎宾馆条件虽然不错,但终究只是一个借住的地方,不管是办公还是接待访客都有诸多不便,肯定不如使馆行事方便。
但在海汉待了这些时日之后,费策贤却突然觉得目前这种生活状态似乎也不错,每天悠哉悠哉地就混过去了,不用去考虑什么朝廷交付的任务,也不需要跟海汉高官进行劳神费力的勾心斗角,轻松自在也不受什么大的限制。除了田独方向和军港、造船厂、胜利堡等少数地方不能随意出入,三亚绝大部分地区他都可去得,比如馆藏了大量海汉秘密情报的市立图书馆,他也同样可以自由进出,只是借阅文献的权限层级比较低而已。
有时候费策贤都不免有一种错觉,那就是自己在海汉期间所享受的自由似乎比在京城更多。想想以前在礼部做事,每天一大早就要赶去衙门点到,虽说没多少事情要做,但每天都关在衙门里又不能随意外出,也是个烦闷差事。偶尔接个差事都是跟那些番邦小国来大明朝觐的使节打交道,即便是有通译,也还是只能连比划带猜地进行沟通,一场会谈下来好不费力,哪比得跟海汉这种文字语言都相通的国家打交道来得轻松。
而来到海汉国之后,每天好吃好住供着,想去工地闲坐着也行,不想守着使馆工地了,只需打声招呼就行,随便去哪里都有海汉安排的车接车送,还随时都有张千智这个万金油跟班可以差遣。前几天去图书馆整日看书,虽然里面不能用餐,但张千智每天都让人按时将饭菜送到离图书馆最近的一处茶馆,专门开了一个包房供他吃饭,以节约来回耗费在路上的时间。虽说他也知道这些安排应该都是海汉官方监控自己的手段,但的确是让他体会到了极为舒适的服务,而这在大明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像礼部行人司司副这种从七品的芝麻官,在京城里简直多如牛毛,别说海汉这种级别的服务了,就算平时在衙门里喝茶,多数时候都还得自己动手泡。在海汉待了这些时日之后,费策贤发现自己对于这种生活环节竟然有些不舍了。待使馆建好,从迎宾馆搬过去了,到时候可就没有免费且按时送到房间的三餐,也不会有随叫随到的各种服务,而使团总共就没几个打杂的下人,到时候费策贤恐怕又得回到喝茶要自己动手泡的日子了。
“或许也应该考虑一下,与海汉人虚与委蛇,让他们今后也给使馆提供好一点的服务。”费策贤鬼使神差地生出了这种念头,不过他自己也明白这种心思太危险,要跟海汉人玩心计,最后恐怕会把自己给玩进去,当下赶紧摇摇头驱散了这种想法。
回到迎宾馆中吃了晚饭,费策贤便叫人将今日到市面上购入的报纸都拿来过目。虽然迎宾馆这里便有免费的报纸可供浏览,但费策贤研究过,迎宾馆这里只有官方报纸《海汉时报》,而市面上公开出售的报纸却有七八种之多,为了不遗漏任何有价值的信息,那还是花几个钱自行采购来得稳妥。
而近日费策贤所关注的重点,便是海汉与西班牙之间的战争征兆是否有进一步发酵的趋势。果然不出所料,这次又是包括时报在内的几份报纸都提到了与西班牙相关的消息。
时报上的报道称近期一批运送丝绸和瓷器前往马尼拉的大明商船在距离马尼拉湾仅半天航程的海上遭遇海盗袭击,五艘船组成的船队仅有两艘逃脱,其他三艘被洗劫一空之后,海盗还扣下人质向船主和货主索要赎金。当然了,这几条船肯定是不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