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7klshuwu.com

第136节(2 / 3)

加入书签

房安置,又是举家迁入京城,等这一摊子事忙完也入了夏。

宋氏算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了,万万没想到早已在记忆中泯灭的人,竟然又出现在自己面前。

宋氏这才想起来——那个女人,她的前儿媳妇,当了魏王妃。

这件事孙家人早就知道,魏王大婚,娶的王妃是谁,也许旁人不知,他们却再清楚不过。却不敢说,也不敢提,甚至自那以后孙家人在外行事格外低调,就怕提醒了魏王,双方之间起了龃龉,遭到报复。

谁知魏王一直没有动静,似乎早已忘了那件事,就这么安安稳稳过去了几年,孙家所有人都忘了曾经家里还有个四少奶奶。

此时看见魏王妃一身盛装的坐在丽皇贵妃身边,格外的光鲜夺目,端庄又不失娇艳,和记忆中那张面孔完全对不上号,可眉眼间还是有几分熟悉的味道。

那种看到什么都风淡云轻的眼神,宠辱不惊的态度。

按宋氏的品级,她在这间大殿里只能坐靠中后的位置,她拼命的垂着头,克制不住的瑟瑟发抖,生怕被对方看见了。

可同时她心中也有一股气,她为何看见这个女人要心虚,心虚的应该是对方。身为别人的妻室却和魏王有了苟且,最后竟堂而皇之的做了亲王妃。

她是她的婆婆,哪怕是前婆婆,也是婆婆。

就靠着这股气,宋氏又抬起头来,之后筵宴中她一直镇定着,却也没往上前凑去。

如今皇后抱病,宫里第一人是丽皇贵妃,都知道如今丽皇贵妃如今掌着宫权,几乎被建平帝独宠着,魏王在山西的差事办得又极好,回京后还不知会受到什么奖赏,许多皇亲勋贵及朝廷重臣家的女眷,少有不上前奉承一二。

连带陪在一旁的凤笙也成了瞩目的焦点。

本来入宫进筵是大开眼界的一件事,此时的宋氏却是全无心思,战战兢兢一直挺到筵罢出宫,上了自家的马车后,她才瘫软在车里。

回去后,第一时间就把这事和孙庆华说了。

也许妇道人家对朝中之事不敏感,孙庆华怎会不知那魏王妃是谁,魏王如今又是个什么势头。可知道又能怎样,除非他不想当官了,除非他一辈子不进京,不然总有一天会遇上。

其实在心里,孙庆华早就杜撰过无数次这种情形,此时听了倒还算平静。

除了叮嘱宋氏在外面不要乱说,就当做从不认识,其他的他也说不了什么。为此,第二天他还专门叮嘱了家里人,孙家上下如临大敌,想了很多办法,最后还是决定就照孙庆华说的做,就当做从不认识。

因为新上任的刑部右侍郎一家如此低调,孙庆华还得了上级口头上的夸奖就不细说。

而另一头,凤笙也未多想这件事,她并不知道前头还有一场轩然大波等着她。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京中文官女眷的圈子里就传起一个流言。

说是魏王妃在嫁给魏王之前, 曾经嫁过人,夫家就是现刑部侍郎家。

据说当年魏王南下办差,曾去过孙家, 对孙家的四奶奶一见倾心,后来这孙家四奶奶就和丈夫和离了,没两年就成了魏王妃。

这个流言刚开始流传起来时,大家都忌讳莫深,只是偶尔相好的两家会私下说道两句, 大家都分不清真假, 自然不敢乱传。

可不知道是谁提起魏王妃的娘家, 渐渐议论的人越来越多。

魏王妃的来历成谜, 京中很多人都不知道方家是哪家,后来听说方家是江浙一带某耕读世家,倒也没人过多关注。

毕竟娶她的人是魏王,魏王妃就算出身不显,也与众人无关, 损失的反正是魏王。又因魏王大婚头几年,夫妻二人一直低调,专门去打听的人极少。而知道的人反而忌讳莫深,更是不会对外人提及。

此时被人提起来,似乎就成了对照流言的引子。

有人说方家是浙江绍兴的,也有人说孙侍郎在未调入京城之前,就在绍兴任知府。渐渐就有绍兴籍‘知情人士’透露, 孙家当时确实和方家结过亲,方家乃绍兴一带的大户,有名的师爷世家。

还据说当年这场婚事引起了很大热议,竟是孝中出嫁。据悉是方家的主母因病去世,方师爷不忍耽误女儿,就趁着百日之内把女儿嫁出去了。

这些流言汇集到一起,引起了一片哗然。

皇子竟娶再嫁之妇,还是女方没和离之前就勾搭上的。

其实想想也是,孙家无缘无故为何要让儿媳妇和离,须知女方和男方和离,损的是男方的面子,毕竟时下就算夫妻不想在一起过了,也是休书一封便罢。

这么想来魏王在其中的作用就大了,明摆着是魏王看中了孙家儿媳妇,孙家不敢得罪魏王,索性让儿子和儿媳和离了。

一时之间,流言是越传越离谱,竟成了魏王仗势强抢人妻。

历来流言传到最后,当事人都是最后知道的。

孙庆华只感觉最近那些同僚们看他的眼神有些怪,而孙家的女眷则是出去交际,发现很多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