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7klshuwu.com

第七一回 冯玉祥长城抗战 吉鸿昌北平遇害((1 / 2)

加入书签

第七一回冯玉祥长城抗战吉鸿昌北平遇害(下)

长城抗战烽火燃烧之时,北平、天津、南京、上海等地工人分别举行集会,要求政府誓死抗日,收复国土。各地学生纷纷发出通电、宣言,要求国民政府速定国防计划,宣布对日绝交,调集军队抵抗侵略。驻扎在闽西的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积极行动,从各师抽调义勇官兵,组成抗日先遣队北上。蒋介石闻讯后暴跳如雷,电令先遣队“速回闽西,专心剿共”;先遣队将士被迫忍痛返回。

蒋介石的倒行逆施,激怒了民族英雄冯玉祥。在各界民众的拥戴下,冯玉祥怒发冲冠,毅然举起了抗日大旗。5月26日,冯玉祥在张家口发表通电,成立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会,自任总司令。中共河北省委立即响应,成立了前敌委员会,特派共产党员、原西北军将领吉鸿昌帮助冯玉祥作抗日准备。

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生的身材雄壮,相貌威武,性格刚正,有胆有识。他出身贫苦农家,自由饱受饥寒。青年时期投身行伍,因能吃苦耐劳、作战勇敢,倍受冯玉祥之赏识,逐步提拔,历任西北军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长,成为冯玉祥之爱将。中原大战期间,他与共产党人宣侠父结识,旋即加入共产党,无比欣慰地宣称:“我能够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为人类解放而奋斗,乃毕生最大之光荣。”九一八事变后,他对蒋介石的卖国行为深恶痛绝,在部队中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积极鼓动官兵群起反蒋。事泄,被蒋介石撤销职务,威逼其出洋考察。在国外,吉鸿昌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在胸前挂上一块木牌,上书:“我是中国人”。他曾数次申请去苏联进行访问,却遭到国民党政府的百般刁难,不予办理签证。悲愤之下,吉鸿昌奋笔疾书:“渴饮美龄血,饥餐介石头。归来报命日,恢复我神州。”归国后,恰逢冯玉祥成立抗日同盟会,吉鸿昌受中共河北省委派遣,赶往张家口,积极协助冯玉祥组建同盟军。

次日,驻守宣化的方振武发表通电,称:“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誓与暴日血战到底,拼死收复祖国河山。”随后,他率领抗日救国军加入同盟会。接着,原东北、热河的抗日义勇军余部和流亡关内的东北青年也纷纷投奔冯玉祥,加入抗日洪流。抗日同盟军迅速发展到五万人。

六月中旬,冯玉祥主持召开第一次同盟会代表大会,通过了同盟军纲领、决议等,规定同盟会为革命军民的联合战线,以外抗暴日、内除国贼为宗旨,誓以武力收复失地。大会选举产生了军事委员会,推举冯玉祥、方振武、吉鸿昌、孙良诚、冬麟阁、宣侠父等为常委。大会发表通电称:“中国的土地可以被侵略,但中华民族决不会亡。中国的人民可以被杀戮,但永远不会被征服。”

消息公布,全国各地抗日团体和社会名流、爱国将领纷纷致电冯玉祥,表示大力支持。相反,正在庐山举办军官训练团的蒋介石闻讯怒火中烧,授意中央通讯社播发文告,大肆造谣,称:“冯玉祥勾结日本,联俄投共;宣传赤化,并非真心抗日;而是企图割地自雄,妨碍国家军令统一。”继而密电何应钦,速派庞秉钧、冯钦哉率两个军包围、进攻同盟军。又密电宋哲元等人出面,劝冯玉祥取消抗日同盟会名义,解散同盟军。

冯玉祥不顾蒋介石的威逼和利诱,任命吉鸿昌为北路前敌总指挥,方振武为前敌总司令,率部出征,收复察东失地。吉鸿昌、方振武等二十六名将领联名通电全国,称:“吾辈应民众要求而奋起,愿为民族生存而血战。敢对国人一掬肺腑:凡与吾人同一战线者,皆为吾友;凡与敌人同一战线者,皆为吾仇。吾辈今重整义师,克日北指,誓死收复失地,再图还我河山。”

七月初,抗日同盟军同仇敌忾,所向披靡,连续克复康宝、宝昌、沽源三城。捷报传出,举国振奋。社会各界纷纷电贺:“捷报传来,欢声雷动,凡属爱国之人,莫不同深佩仰。”“政府之不敢为者,而公等为之;政府之不能克者,而公等克之。”许多爱国人士、团体纷纷慷慨解囊,捐钱捐物,支持同盟军奋勇抗敌。然而,蒋介石却再次与全国人民的意愿背道而驰,命令何应钦调动大军,围剿同盟军。同时致电冯玉祥,提出:“立即结束军事行动,交卸兵权。取消同盟军名义,离开察哈尔省。”随后,蒋介石又竭力阻挠、破坏,以断绝给养,劫截民众捐款等手段,企图迫使同盟军在饥饿、流血中溃亡。

抗日同盟军将士不为所动,在极度艰难的环境中顽强抗争。冯玉祥通电全国,揭露当局不予接济,反以重兵压迫,造谣栽诬,欲置同盟军于死地之险恶用心;并表示同盟军要“于血泊之中求挣扎,为民族生存而奋斗”。在吉鸿昌、方振武的指挥下,同盟军兵分左、中、右三路,向日军盘踞的多伦发起猛攻。吉鸿昌身先士卒,袒臂冲锋,率领数万饥疲之师,与日军血战五昼夜,收复多伦城;又乘势追击,把日伪军全部赶出察哈尔省境。

捷报飞传,举国欣喜若狂。国民党中的爱国人士宋庆龄、何香凝等联名致电蒋介石:“为国家惜人才,为社会留元气。速停同室操戈,枪口一致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