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7klshuwu.com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656节(4 / 5)

加入书签

术人的工作是,拆卸奉天各大工厂所有能拆卸的轻便设备。造炮的设备太过于笨重,拆卸所需的时间太长。那么好,造子弹的总归没有那么笨重吧。我把子弹机全部拆走,我让你的轻武器全部断顿。

化学工厂炼酸炉过于笨重吧,那我就不拆。我把所有能带走的零部件,我全部拆走,我让你短时间之内用不上。杨震的想法很简单,将这些工厂炸掉,损失的只能是未来的中国人自己。但是我要想办法让你短时间之内无法恢复生产,让你以战养战的能力大幅度削弱,尽可能的增加你维持战争的成本。

况且奉天兵工厂的设备和条件,要比太原好的多。所有的大型工厂,火车都能直接驶进工厂。这也为一些轻便设备装运,创造了一些相对的便利。为了能在短时间之内,尽快的抢运完毕,杨震甚至给负责指挥的李明博下达了秘密强制动员的命令。

不过这个事情,杨震没有敢上报中央。几十万工人、劳工,甚至连同家属的大量迁移。还是在交通异常发达,一向为关东军统治核心地带的南满,这个疯狂的计划,恐怕也就只有杨震能够做出来。拿着大量的精锐去冒着这个险,中央是肯定不会同意的。

老总的批评,杨震只是笑了笑没有反驳。而事情既然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老总也只能采取默认的态度。批评杨震几句,只不过是因为这个家伙行动总是这么让人提心吊胆,而不得不说几句。

有些事情还不知道的老总,并未就这件事情给予杨震太多的批评。既然杨震坚持太原方向还要在坚持一段时间,老总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毕竟此次太原作战,承担主要作战任务的是抗联的部队。尽管兵力不多,但究竟还能坚持多长时间,杨震这个抗联最高军事首长,还是心中有数的。

谈过太原的形势之后,老总将话题又转回了眼下的整体战局。太原哪里虽然打的热闹,但是对于这场大战来说,只是一个局部战局。相对于太原境内的战事,老总更关心的是晋北以及东北境内的战局。

至于杨震提出的从晋西北,为晋北抗联参战部队筹集一部分粮食和畜力的问题,老总犹豫再三,还是将这个问题交给了晋绥边区政府去统筹安排。究竟能够拿出多少粮食来,他们这些地主最清楚。

但老总也告诉杨震,原本就地瘠民贫的晋西北。在经历过去年日军秋冬两季连续大扫荡之后,眼下形势更加雪上加霜的晋西北根据地,能筹措出来的粮食恐怕很有限。别说面粉等细粮,就是小米、高粱和玉米,恐怕能提供的数量都不会很多。

原本晋西北粮食产量,除了保德、河曲、偏关三县之外,其余的诸县除了满足自身需要之外,尚有余力外销。但自抗战爆发以来,经过日军多次轮番的大扫荡以及反复拉锯,粮食产量下降很快。

尽管在去年经过下苦心,在政策上做出一定的调整,晋绥边区的粮食产量已经开始回升。但去年日军大扫荡,粮食被抢走和烧毁的数量极大。尤其是秋季日军的大扫荡,几个主要粮食产地的县损失犹大。

自开春以来根据地很多农民,就连高粱和小米都吃不上,更别莜麦面等一些晋西北传统的细粮。日常生活,只能以黑豆为主食。就是晋绥军区和边区政府,也出现粮食不足的情况,甚至相当一部分的机关和部队,只能以黑豆作为主食。

听到老总的这番话,杨震长时间的沉默不语。良久才道:“老总,粮食的问题不解决,这战斗力就无法保障。我们在归绥和集宁两次作战,的确缴获了大批的粮食。但是归绥缴获的粮食,已经调拨给了晋绥军区出关的部队。”

“而集宁缴获的粮食,眼下看还能维持一个星期。时间再长一些,就很难负担了。而且随着战事的进展,整个晋北战场还要持续投入兵力。随着兵力的增加,集宁缴获的粮食维持的时间也越来越短。”

“我也知道晋西北现在很困难,但现在的情况是我们只能保证弹药的运输,实在无力兼顾粮食的保障。我们要求的不多,一千吨的粗粮就可以。实在不行,五百吨也是可以的。至于剩下的,我们在想办法从东北调运。”

对于杨震的要求,老总皱了皱眉头,转过头看了看身边同样紧皱着眉头的晋绥边区政府主席,两人却是不约而同的都摇了摇头。一石是一百二十斤,一千吨的粮食就等于近两万石粮食。这个数字虽说不多,但现在的晋西北的确有些拿不出来。

一百二十斤是一石,这一千吨粮食就是一万七千多石。如果放在抗战前,这些粮食不成问题。就是放在前年别说一万七千多石粮食对晋西北来说,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就是再翻上一番,也不算是太大的负担。

但是在眼下,经历过去年轮番多次大扫荡。再加上去年冬季撤到晋西北休整,直到此次作战前才撤离的冀中军区部队使用,以及负担边区政府党政军粮食供应,这个数字却是实打实的有些难以负担。

只是杨震说的也的确是实情,此次作战大同距离北满千里之遥。在满足弹药运输之后,在想调运满足大量部队所需的大批粮食也的确相当的困难。更何况不仅仅是晋北战场上抗联所需的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