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节(5 / 6)
上碟楼林立,单是垛口便修建有一万七千多个,各个城门又都是内外两道,形成了瓮城,在瓮城内的城墙下面更是修建有不少的藏兵洞,每个洞可以藏兵百人,每个瓮城之中便可以藏兵三千,城门上面还修筑有巨大坚固的城楼,内藏大炮用以守城,所以南京城在这样的构建之下,可谓是异常的坚固,不论是城池面积还是城墙的规模,比起这个时代的巴黎城还要大出许多,称之为天下第一雄城丝毫不为过之。
后来朱重八发现城外的山对于城防很是不利,一旦在山上架上大炮的话,便可以轰击城内的皇城,于是便又下令在主城外面修筑一道土城,其中大部分是以土夯就,但是也有部分使用的是城砖构筑,外郭更是达到了一百多里,围着城跑一圈,即便是快的话,起码也要一天多的时间。
所以外郭建成之后,南京城再加上内城东部的皇城,便形成了内外三层,这么大的城池,内部足足容纳了三百万人口,这样的城市规模即便是放在几百年后,也称得上是特大型城市了。
所以邢天军虽说是组织起来了七万多人马,但是如果攻打南京城这样的城池的话,这七万人却还是显得数量有点不足,更何况丁启睿在南京城内外城郭之中,便陈驻了几乎同等数量的官军,如果再动员南京城内的民壮助战的话,如果老百姓支持朝廷的话,那么轻轻松松再划拉出来十几万助战民壮是不成一点问题的。
直到众将彻底了解了南京城的情况之后,所有人都不得不收起了先前轻松的心情,重新重视起了这次的攻城战。
从收回的请报上来看,丁启睿很清楚官军的弱点在什么地方,所以这一次他在南京集结重兵的时候,压根就没有考虑过派兵出南京城在城外击败邢天军,而是将这七万大军尽数都放置在了内外城郭之中,先以外城土城墙设置第一道防线,大部分兵力都陈布在了内外城郭之间,外城诸军合计兵力达到了五万之众,而丁启睿为了确保南京城不失,除了外城之外,在内城里面,也陈驻了两万余精锐,这些才是官军的骨干,做出了一旦外城失手,便立即撤入内城继续死守的架势。
而且为了保证南京城不失,另外也方便控制外城的官军,丁启睿将大批粮秣弹药都放在了内城之中进行储备,定时划拨给外城驻防的官军,以防一旦外城失守,便损失掉大批的粮秣,所以只攻占外城的话,远远达不到攻打南京城的目的,内城的官军还是有能力坚守内城很长时间,邢天军即便是取下了外城,也可能会因为无法承受巨大的粮食消耗问题,而不得不最终撤离南京城。
所以这一战说实在的让谁来打,都不会好打,哪怕是邢天军这样强悍的军队也一样,关键就看城中守军的士气如何了。
恰好这一点上,形势对刑天军却比较有利,城中官军数量虽然不少,但是大多数都是近一两年来,刚刚被丁启睿招募起来的兵马,官军的操练大家谁都很清楚,好的情况下,一个月操练两次也就算是不错了,有的官军被招募起来之后,官员们少不了要贪墨亏空粮饷,有时候一两个月还不见得能操练一次,比起刑天军几乎闲暇时候天天都要操练,他们的训练程度可以说是非常可怜。
另外南京守军并不是都是南京一带的人,丁启睿为了守住南京城,几乎将南直隶能调用的官军都给调至了南京城,其中既有扬州府、镇江府、松江府、常州府的官军,也有本地应天府的兵马,更有一些是从徐州调来的兵马,当然也少不了收拢的太平府、池州府、安庆府以及庐州府等地的溃兵,所以编成非常混杂,这些官军之中真正能打的兵将不多,善战的军将也更是凤毛麟角,孙应元大致算是其中最能战的一员大将了,其余的那些各府调集来的军将,可以说大多都是酒囊饭袋,捞钱的时候手伸的比谁都长,但是打仗,呵呵!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所以官军数量虽然不少,但是号令并不统一,每个军将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其中甚至有人早已暗中和刑天军已经在联络投降之事了,所以在这一点上,肖天健对于打下南京城还是有相当的信心的,不过这些事情肖天健暂时不会对部下们轻易透露,毕竟牵扯着一旦消息走漏的话,可能会影响很大,所以肖天健在通报敌军情况的时候,将这一点给隐瞒了下来。
不管任何朝代,到了末期的时候,往往都会出现一些能臣忠臣,但是更多的却会出现大批的贪生怕死之辈,到了这个时候,其实许多官吏乃至是军将们,也都看出来了,大明这座大厦已经是到了将要倾覆的地步了,朝廷眼下已经拿不出更好的办法来对付这支刑天军了,所以有人便开始暗中为自己寻找后路,手快的打手慢的,这会儿谁要是跑在前面,便可能在未来为自己的家族谋取到更大的利益,所以别看丁启睿在南京城布置这么多兵马,实际上这里面水分很大,其中有不少人已经在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了。
另外一点就是民心方面,这几年间,随着刑天军逐渐的发展壮大,侵蚀掉了大批的地盘,使得朝廷可以控制的区域越来越小,特别是刑天军在去年拿下了湖广之后,对于朝廷的打击非常之大,使得朝廷可以收取税赋的地域越来越少,湖广、河南、山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