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7klshuwu.com

第三百三十四章发飚的节奏(1 / 2)

加入书签

唐飞儿在雪停的当天就起程回国,这些天来,孔蓉一直陪着她,但她总感觉缺少了什么,同时也担忧国内局势,整日一副忧心忡忡样。

她暂住相府,消息闭塞,不知道父王是否已经控制了局势,不过,她仍能从信使频繁出入相府,还有长安城内的一些异动看出了一些东西。

秦人没有调动军队,只是调集了大量的粮草、布匹、棉花等东西,说明签下和平协议之后,两国之间的战争真正的停止了,父王可以腾出手来,全力清剿乱民。

这算是好消息吧,可是,秦人调集如此数量庞大的粮食布匹棉花等御寒物品,莫不是哪个地方受了雪灾?

她否定了这个想法,但又猜测不出原因,心中越发惴惴不安,只能加快行进速度,早点赶回国。

进入宁远边关地界,她看到成群结队的百姓在茫茫雪地上行走,看他们挑着大包小包,拖儿带女的,好象大搬家的样子。

唐飞儿上前一询问,得到答案之后,整个人显得愈发的忧愁,国内的局势表面上是好转了,可最根本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半点解决,相反更加严重,才逼得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投靠秦帝国,人数之多,达到了百万之众,这可是令大唐帝国伤筋动骨的严重事儿。

指责秦帝国背信弃义么?根本就没有一个让人折服的理由,根源还是在于帝国自已本身,可是,如何才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可惜,李大家远在水云关,没法当面向他请教这个关乎大唐帝国命运的问题。

唐飞儿很无奈的叹了口气,只能快马加鞭,恨不得马上就回到父王的身边,提醒他要注意这个看似普普通通,却关系到大唐帝国兴衰存亡的重要事儿。

抵达平塘险关时,她碰到了奉命率团出使的内侍侍郎孙仲元,清楚的了解到了现今的局势,心中并不因为帝国此时的局势大好而感到半点高兴,心中越发的沉重担忧。

韩瑞不愧唐帝国名将,统率大军于年前扫平了所有大小数十路义军,帝国恢复了平稳,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唐王吉利心情大好,下旨缉捕潜逃的义军首领和重要成员,若不是唐飞儿极力劝阻,他还要清算那些参与闹事的百姓,抄家灭族,以儆效尤。

唐王吉利甚至采纳了唐飞儿的一些建议,下旨让各地的郡守县令执行,这些措施对穷苦百姓来说是好的,但政令下达到地方,各地方官们执行起来却变了味儿。

谁都想捞政绩或立功,所以各地郡守县令都拼命的缉捕潜逃的义军首领头目,也确实抓获了个别,但在缉捕过程中,百姓难免受到骚扰,不少无辜更被牵连,被抄家灭门,财产充公,只有十分一进了国库,剩余的都被贪没了。

一些心狠手辣的官员为了邀功,更是屠杀无辜百姓,用他们的人头来充数,全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

走投无路的百姓不得不再一次造反,或背井离乡,逃离生活了几辈的家园,有的上山当了山大王,有的逃往秦人控制的百陌城或平塘险关,即便唐军设卡拦截,杀了不少人,但仍无法阻止绝望的百姓举家偷渡。

天堂与地狱仅一线之隔,继续留在地狱也是死路一条,所以,百姓们都拿命去赌,利用黑夜的掩护,拼命的潜过官军设立的层层关卡,逃到百陌城里或平塘关里,这一路上,许多百姓不是被官军杀死,就是冰死在路上,但仍难以阻止百姓前仆后继的逃亡。

镇守边关的将领皆得到授意,只要有逃过来的百姓,一律接收安置,同时为防止唐人使诈,城防的戒备一直处于高度戒备之中。

现在,李卫等人除了监督流民的分离安置工作,基本上没有什么大事,接到便宜老爹的书信后,李卫、巫悠等人在虎豹铁骑的护卫下回返长安。

孙仲元奉命出使,知道此行的任务艰巨,什么圆满完成纯属扯蛋,不过,于公于私,他也唯有尽力而为了。

递交国书之后,依照规矩,秦人廷议之后,自会给他答复,如有希望,会有专门的大臣与他谈判。

谈判,其实也是扯皮,双方象市侩的商人讨价还价,相互扯皮,这个过程有时候很漫长,这个得看秦人的条件了。

乘着等待的时间里,孙仲元先后拜访秦廷保王党的一些大佬,奉上大量的价值不菲的财物,除了打探想知道的消息,就是收买人心,让这些大佬替他说好话。

他送出去的钱没有白费,至少探到了不少重要的消息,保王党和李氏一系的大臣现在吵得很厉害,口水仗只是家常便饭,就差没动拳动了,亲政的武太后好几次都甩袖离去,任由双方在金銮殿内掐架。

李卫还没有回到长安就已知道各种消息,那帮保王党没有弹劾他,全把火力集中到了巫悠的身上,什么背信弃义,抢夺百陌城、掠夺唐帝国百姓,以至于耗费了大量的钱财物资,造成全国物价飞涨,局势动荡不安等等。

有的大臣还弹劾他乘机中饱私囊,强占民女等女等等,罗列了各种罪名,要求武太后钦派大臣严查等,总之闹得乌烟瘴气,乱七八糟。

让李卫哭笑不得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