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7klshuwu.com

第563节(1 / 2)

加入书签

李首辅的信件开头是例常问候,不过重点提了两件事。

一,宁安州的税收肯定要交,这点不能再拖,新到镇南关的知州会把这个消息带过去。

二,橡胶已经风靡到汴京,作用之大,让工部所有人啧啧称奇,说是能应用到各个方面,暗示他加大产量。

头一件事,纪元已经在做了。

第二件事,则是加大产量,这件事却不简单。

如今提取橡胶,多用的是本地水冬瓜树,做出来的橡胶并不多,而且其中一部分还只能用在做染布的胶质上。

天齐国两万万人口。

那么庞大的市场。

他们这两个地方,真的供应不过来。

没想到,销量太好,也让人发愁。

李首辅的信非常有用,让他可以提前做准备。

李首辅还提了另一件事。

这个问题有些眼熟。

那就是问他,下一个任期想去哪。

纪元是化远三十九年六月到的宁安州。

但真正的任期,可以从三十九年的正月算起。

也就是说,他等到化远四十二年年底就可以离开。

四年任期也就满了。

如今为四十一年的十月份下旬。

这么算的话。

还有一年的时间,他便要离开此地。

纪元都没想到,时间会过得这样快。

提前一年询问,自然是让纪元自己选个合适的地方,好提前报上去。

李首辅作为吏部尚书,最明白里面的关键,也能给他安排合理的位置。

去哪呢?

纪元看着宁安州的文书。

其实他还有很多事要做。

只觉得时间好像怎么都不够用。

此事先压下,纪元继续拆信件。

这次拆的,便是好友们的了。

安纪村的小河,他今年二十二,乡试未过,还在潜心读书。

也给他哥大海写了信,问他们在这边习不习惯。

在正荣县的好友李廷,钱飞两人,都已经成婚,去年的乡试都未考上。

科举失利,家里倒还和谐,李廷今年二十五,女儿已经两岁,钱飞二十三,他儿子刚出生不到半年。

他们还在正荣县。

李廷想做县学的夫子,不过县学人实在满了,估计被附近的私学请了过去。

钱飞则正式接手家里的生意。

两人日子过得都还算不错。

如今在建孟府府城的李锦,今年整三十,去年乡试同样没考过,不过他家里有钱,带着老婆孩子依旧在府学读书。

这些人里,二十七岁的蔡丰岚是真的考上了。

化远三十六年的乡试,他本就只差一点点。

潜心又读了三年,这次甚至考了建孟府乡试第三。

这样的成绩,已经非常不错。

看蔡丰岚给他写信的时间,应该是去京城考会试之前写的。

会试是在今年的四月份,成绩肯定公布了。

只是信件送来得太慢。

算着时间,差不多十二月份,纪元能收到蔡丰岚新的信件。

不过这封信里,蔡丰岚还道,他本来还担心在京城考试的住处。

原本岳家周家说给他银钱,好在纪元同他讲,去了京城可以住到纪元的宅院,还省得麻烦了。

纪元自己都笑。

他那座御赐的宅院,也算物尽其用了。

之前他写信就说,若考过了乡试,那会试可以住到他那边,宅子的钥匙原本在白和尚手中。

白和尚外放出去,钥匙就给了他们熟悉的厨娘。

参加会试,有个合适的住处,肯定会事半功倍。

科举,似乎离他真的很远很远了。

想来以蔡丰岚的学问,会试多半能过,就看什么名次。

其他人的信件,纪元全都认真看一遍。

白和尚,武营他们的则铺开纸张回复。

武营如今在西北边塞,好像要换防了,那边实在辛苦,日子也不容易。

说到西北边塞。

纪元的笔又顿了顿,随后附上一张图。

图里画的是西北那边特有的一种蒲公英,这种蒲公英同样能提炼橡胶。

纪元又把蒲公英提炼橡胶的方法写上去。

橡胶即将成为天齐国日常用品之一。

这东西,说不定能改善那边百姓的日子,他相信武营会处理好。

除了蒲公英之外,还有杜仲,杜仲的树皮也含有橡胶。

纪元再次奋笔疾书,告诉白和尚他们,也去找找这种产物。

橡胶多面开花,对天下百姓都有好处,还能缓解他们这边两地的压力。

忙完这些事,一天也就过去了。

十月二十二。

在纪元的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