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7klshuwu.com

第264节(1 / 2)

加入书签

啊?

他可以吗?

武营一本正经道:“纪元聪明,踢球也是要脑子的,而且他体力不差的。”

说着还道:“比一般的书生有力气多了。”

那弓都拉得不错。

说到弓,纪元再次想到复合弓。

可张张嘴也没提。

改进弓箭是可以,放在现代,这或许多少算个靶场里的玩具,但在古代,那就是枪,是真正的武器。

一开口就是改造武器?

还算了吧。

纪元把玩着手里的弓箭,想着有机会再试吧。

岳昌的事很快被大家抛到脑后。

也有人说,他明日还会来上学吗?

答案是,来了。

但没来第十堂。

他家里不知道怎么安排的,好像是托了掌印教官的关系,去了第九堂读书。

建孟府府学分为十个教室。

第一堂到第十堂。

最新进来,还未分班的,就全在第十堂。

每一个堂都有一个班主任,这里称呼为教官。

而掌印教官,相当于教导主任,统管十个学堂不说,十个教官也在他们手底下做事。

说动了掌印教官,给他调个班级还是轻而易举。

不过自然也有人不忿。

这可不是现代的班级,每个班级的老师水平有差别,但不算特别大。

府学的学堂一个比一个好。

第九堂的夫子,绝对比第十堂好。

纪元倒是猜测着,岳昌家里给他转班,应该不是为了好老师。

像是在躲着他?

纪元也不是自恋啊。

但那日岳昌看他的眼神,好像格外崩溃。

反正岳昌远离他是没错的。

所以纪元对此并无太大的想法。

现在都九月中旬了。

等到十一月便是岁考,按照岁考成绩分班,他总不会还留在这?

纪元身边人也这么想的。

李锦本就觉得自己是求进学过来,在哪读都一样。

蔡丰岚是酷爱读书的,根本不管这些。

白和尚?

他都叫白和尚了,还在乎这些外物吗?

本来以为自己会被非议,岳昌却意外发现,第十堂的人虽然有些介意他去了更好的学堂,但也没说什么。

这让本来准备好难堪的他不知道说什么好。

其实也不想想,整个府学大部分人都是求进学的,大家区别都不大。

大家都是掏钱的,掏多掏少而已。

而对于本就考进来的学生来讲,他们的目标也不是第九堂,而是前三,甚至前二。

又怎么会在乎一个人去了第九堂。

大家心中似乎都有自己的目标,并不在乎别人怎么看。

岳昌消失在大家视线之后,大家生活还是一如往常。

偶尔有庆兰府传来的消息,说是四个府学蹴鞠队比赛,他们已经进了前三,就等着继续比呢。

除此之外,纪元的生活一如往常,倒是那本《陈家诗词格律感悟》,他竟然提前抄完了。

一万多字的书,并不算厚,纪元写字本来就快,一得空就写。

本来说十一月初五之前交稿即可,现在刚到十月,他已经写完了。

因是自己第一次润笔,纪元还特意让白和尚,蔡丰岚帮自己看看,有无什么疏漏,字的大小一样不一样。

两人都是读过很多书的。

白和尚还接触过不少印刷极好的佛经,一眼就道:“很好,字形统一,结构极好,若能按这个印出,单着字就会让人买。”

纪元学的就是馆阁体,本就是清晰优美的字形。

如今用在印刷上,再合适不过了。

蔡丰岚也凑近看了看,点头称是。

话是如此讲,三人还是找到几处可以改进的地方,务必精益求精。

十月初十,这本书也就彻底抄完了。

蔡丰岚见纪元把抄好的书收起来,反而去研究原本的文章,看样子是想读一读如何写诗的书。

蔡丰岚奇怪道:“你作诗的水平,还用再读?难道是在给他找疏漏?”

又道:“今日正好休息,干脆把抄好的送过去,那就能拿尾款了。”

纪元抄一本书十五两银子,定金五两,抄完给下面的十两。

蔡丰岚知道,纪元为了买叆叇,身上没多少银钱。

要不是靠着童试文章有些稿费,估计荷包都要见底。

但即便如此,手里多些银子还是好的,在府城处处都要银钱。

这种情况下,怎么不提前交稿,提前拿钱?还能继续接新的。

纪元听着前面那个问题,耳朵一红,转而回答下一个问题:“说好的十一月初五之前交,我不能给得太早。”

白和尚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