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7klshuwu.com

第89节(1 / 3)

加入书签

“这不多吃点咋过冬啊,你这一点脂肪也没有,要搁我们那冬天得冻死了。”

这刘博士这么瘦能干动科研么,杨语桐表示了质疑。

“我们小刘是有些瘦了。”桌上几人都笑了,小刘的导师也觉得自己学生太瘦了。

最后到了结束的时间,杨语桐能说她好几百块的自助,吃了两个小时没吃饱么。

走时她觉得有些没尽兴,她还是适合回去吃自助烤肉一类的,这种的不适合她。

她也没想过,别人来这可能不是为了吃,人家也许是为了看景,为了那份情调。

杨语桐那篇传染病的传播与预测的论文基本算是完稿了,这篇论文发完之后,她准备停一停了。

出国期间她都想好要研究的方向了,集论拓扑,一个又偏又冷,又暂时转化不了什么实际成果的。

这样也不那么引人注意,毕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句话还是从小听到大的。

杨语桐又回归了工位、寝室、食堂三点一线上,每天花心思在老师的项目上收集资料,演算。

偶尔累了,就看看自己以后的新方向,太冷门了,相关的书、文献也搜不到多少。

周五下午杨语桐坐在工位上,给她在这养的第四盆绿植浇了水,希望这回能坚持的时间长一些。

她喜欢周五下午,再想想明天休息去吃点什么好吃的,她也就这点追求了。

喝着花茶,再看看集论拓扑方向相关的那么零星几篇论文,就觉得电脑和脚下的地左右晃了两下。

一开始杨语桐还觉得自己是迷糊了,很快她就察觉出不对劲了,她现在清醒的很,昨天晚上也睡的挺好的。

那是地震了,隔壁工位的师兄猛的一下就站起来,一边往外跑一边喊地震了。

杨语桐看他师兄跑出了一骑绝尘的感觉,平时多么稳重内敛的师兄。

她老家东海是在地震带上,从小到大是没少经历过这种级别不是很高的地震。

按她的感觉,这大约是不到四级的,要说她的经验那还算有一些的。

最严重的一次,她上高中时在学校的公共洗漱间刷牙,就看整个一长排的水池从左晃到右,像一块豆腐一样。

那次是4级多一点,因为震源有些浅,感觉强烈一点。

还有一次是她在英语课上睡觉,感觉地就向上弹了两下,一下给她震醒了,那个小一些,3级左右。

这种小震她可没少经历,两只手是数不过来的,从小她就知道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震后迅速往外跑。

杨胜利可是没少讲,当年遇到大震时先往外跑的,可是有被落物砸倒的危险。

父母那辈经历过73级的大震,非常幸运那是唯一一次被提前预报了的。

她可是从小就听人讲地震前的异象,动物异常,地声地光。

虽然科学上一直没找到这些和地震的相关联系,但民间却是广为流传的。

别的地方小孩害怕坏人,她小时候就害怕地震。

整个办公室就这个师兄跑了出去,别人都在座位上没走。

后来过了挺长时间,这师兄才在大伙的笑声中回了座位。

杨语桐开始替李向南代数学分析的课, 她繁忙的老师又出差了。

周二下午第一、二节课,杨语桐拿着水杯去了教室,上课的是一年级的数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学生。

她来的有些早,在第一排的坐位上坐了一会。

“同学你不是计算科学的吧?是基础数学的么?”

后座的男同学, 用笔点了点杨语桐的胳膊招呼她。

“恩。”看来这同学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

“上节课老师留的题做出来没, 要是做完了借我看看呗。”

也不知道是真想看题, 还是想和女同学聊天找的话题。

杨语桐笑着摇了摇头, 时间差不多了, 她站起来走上了讲台。

“同学们, 大家好, 李教授出差了, 今天的这节数学分析由我来给大家上, 我是李教授的博士生杨语桐。”

题没做上来的男同学一缩脖,赶紧低下了头, 哎, 还以为是哪个班的同学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定积分”杨语桐提前做了不少准备,上课是不看书的。

板书也尽量写的清晰一些,这节课讲完后还留了几分钟,讲了李向南上节课留的题。

“这道题大家还有问题么?”“第二排的穿帽衫的男同学, 这回思路捋清了没?”

“捋清了,老师。”这位课前和杨语桐搭话的男同学,回答的更不好意思了。

周六杨语桐和白淼去逛了超市, 白淼的计算机系师兄今天肝数据没空, 杨语桐算是有伴了。

杨语桐新房子放味放的差不多了,按黄小玉看的日子, 明天就是搬入新居的黄道吉日。

杨语桐按她妈的要求买了一些东西准备明天用,红布、碗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